物流巴巴網訊,近日關于國泰航空的新聞是一波接一波,一個是港龍航空與國泰航空合并網站,另一個是國泰航空2016年虧損5.75億港元,和2015年盈利60億港元形成強烈對比,是2008年以來首虧。還有一個就是國泰航空牽涉一樁貨運價格操控案被罰款。
3月21日獲悉,因國泰航空牽涉一樁貨運價格操控案,歐盟委員決定對這家公司處以571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24億元)罰款。還未從虧損的傷痛中走出的國泰航空,又被歐洲委員會罰款4.24億元。真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在最新表態中,國泰航空稱正與法律顧問就最新的裁決進行研究并商討應對方案。該事件事源于2010年底,歐洲委員會裁定國泰航空聯同多家國際貨物空運航空公司,就燃油附加費、安全附加費和航空貨運費率等達成協議,此舉觸犯當地競爭法,歐洲委員會向國泰航空開出5712萬歐元罰單。但2015年底,歐盟法院突然撤銷歐洲委員會的裁決。
事實上,在此次歐洲委員會的新裁決中,除了對國泰航空處罰外,還涉及多家國際航空巨頭,其中法國與荷蘭皇家航空被罰款3.1億歐元、英航被罰1億歐元,而盧森堡貨運航空罰款為8000萬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航空近兩年經營面臨較大壓力,不斷曝出的負面消息也讓其業績雪上加霜。針對當前的困境,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朱國梁指出,自去年起,公司客運業務開始轉差,收益受到沖擊,國泰航空在最新戰略中提出,要有一個更精簡、能迅速應對運營環境變化的架構,措施包括提高生產力、增加收益能力以及拓展收入來源等,為此國泰將從最高管理層開始調整組織架構,到年中落實關鍵改變計劃。
同時,國泰航空還強調,為了扭轉經營頹勢,公司將在今年啟動20年來最大規模變革。不過也有業內分析人士稱,當下國際航空市場競爭格局在快速改變,國泰的反應似乎相對滯后,在機隊更新和服務提升上略顯被動,接下來該公司的系列變革效果非常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