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流巴巴了解,此前深圳機場至臺灣主要是客運航線,貨物運輸仍只能依靠客機腹艙載運。由于客機腹艙最大載貨量有限,部分貿易企業只能把大量貨物運到周邊口岸出口,費時費力且成本頗高。現在因為深圳到臺灣開通了三條貨運航線,走臺灣空運再也不用那么麻煩了。
2015年1月,順豐航空開通深圳—臺北全貨機航線,由波音737-300型全貨機執飛,每周五班。
2015年3月,臺灣中華航空開通深圳-臺北全貨機航線,由貨機中的“巨無霸”大型波音B747-400F執飛,其短途飛行一次的最大載貨量可以達120噸。民航旅客較常乘坐的波音737—800客機,如改裝為貨機后最大載貨量只有14噸,因而一架波音747—400F貨機載貨量是它的8倍左右。
中華航空首航深圳的全貨機航班主要裝載電子用品、紡織品及鞋類,還有跨境電子商務的貨品。由深圳運往臺北的貨源,其中有約八成將轉運至東南亞及歐美各地。
2015年6月,長榮航空開通深圳-臺北桃園定期往返全貨機航線,也是繼順豐航空、中華航空以外深圳機場第三家航空公司開通到臺北桃園的貨運航線。
此次開通的“桃園-深圳-桃園”全貨機航線,由“巨無霸”全貨機B747-400F執飛,最大載貨量可達120噸,每周5、7各執行一班。
據了解到,長榮的加盟,實現了每方每周各可安排5個往返航班的計劃。至此,深圳-臺北桃園往返的航班量達到每周20班,深圳機場成為名副其實的海峽兩岸“三通”的主要門戶。
這些貨運航線的開通將有效擴大深圳機場貨運服務網絡,提高國際、地區貨郵比重和全貨機的承運量。今年深圳機場還將繼續爭取更多航班時刻,不斷優化通關環境,探索培育和開辟更多國際貨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