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了解到,擁有260多年歷史的丹麥三大報之一Berlingske Business報道:總部位于哥本哈根的全球最大集裝箱承運商馬士基將按業務被拆分成兩塊:一塊專注于運輸,一塊專注于能源。消息人士對 Berlingske Business稱,目前的新策略仍在決策階段,但九月底的時候應該會正式宣布成立新的運輸公司和能源公司。
新的能源公司集團可能將涵蓋馬士基石油天然氣公司、馬士基石油勘探公司和馬士基海洋服務等公司;而運輸部門將涵蓋馬士基航運公司、丹馬士環球物流、馬士基集裝箱碼頭公司、馬士基特種船公司(Svitzer)和馬士基油輪公司。
馬士基公司管理層拒絕直接確認報道內容,但發出了以下公告:
我們現在無法對董事會要求管理層啟動的這項議程進行評論或預測其最終結果。董事會確實要求管理層評估如何進一步增強整個集團的靈活性和協同性,以保證未來的良性增長。董事會主席已經公開宣布公司在評估所有可能的選項。進行架構重組確實包含在內,但必須強調這只是諸多選項之一,因為僅僅是進行結構拆分無法創造增長。公司董事會將在今年三季度前向外界宣布最新進展。
就在今年6月份馬士基剛剛“換帥”,由原先帶領集團旗下馬士基集裝箱航運公司的Soren Skou接替原集團最高管理者。Soren Skou本人是大規模重組的支持者。
因公司經營受到低油價和低運價雙重擠壓,公司董事會整個夏天都在商討如何對整個集團進行重組,以應對新的形勢。但公司對于重組方案三緘其口,只有董事會主席Michael Pram Rasmussen對重組簡短的一句公開評論:一切皆有可能。
馬士基因多元化需求,早在1960年就進入了能源行業,這是馬士基集團根據自身業務特點設計的一個對沖方案:在油價高企時,航運業的利潤會被擠壓,反之亦然。這種對沖關系可以降低集團運營風險,保證利潤平穩增長。這一對沖策略一直為馬士基“保駕護航”了50多年。然而就在過去兩年,油價和運價同時雪崩,對沖的兩頭:航運和能源失去了對沖功能。馬士基集團今年二季度的財報顯示,利潤同比下降90%。馬士基股價較一年多前高位,已接近腰斬。
8月22日消息,有外媒報道,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承運商馬士基將按業務被拆分成兩個板塊:一塊專注于運輸,一塊專注于能源。目前的新策略仍在決策階段,馬士基表示,信息不便公布,但成立新的運輸公司和能源公司這一消息會在九月底正式宣布。 據知情人透露,新的能源公司集團可能將涵蓋馬士基石油天然氣公司、馬士基石油勘探公司和馬士基海洋服務等公司;而運輸部門將涵蓋馬士基航運公司、丹馬士環球物流、馬士基集裝箱碼頭公司、馬士基特種船公司(Svitzer)和馬士基油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