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是中國第四大港口,吞吐量居世界第五位,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廣州古港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1300多年前的唐宋時期,“廣州通海夷道”是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至清朝,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和對外貿易的最大港口;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使廣州港發展成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華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廣州港口碼頭分布:
舊港碼頭: 永業、嘉利、 舊港大碼頭、 烏沖 、廣裕碼頭(廟沙圍) 、集通、廟頭(太平洋、建翔)
新港碼頭: 集司、東江倉(東江外運碼頭)、穗港、全通(省農資倉)、市港澳(東江口)、廣保通
2.廣州內港: (需駁船到南沙,香港,深圳出)
新風港(現主要做進口,出口比較少船東走)、窖心碼頭、洲頭碼頭、芳村碼頭
3.番禺區碼頭:蓮花山港 (需駁船到南沙,香港,深圳出)
4.南沙老港碼頭(南偉碼頭、東發碼頭)(需駁船到南沙,香港,深圳出)
5.南沙新港——廣州新的海港碼頭,分為南沙一期和南沙二期。(可駁國際班輪,有直航國際大船)
廣州海運費查詢,在物流巴巴起運港可選擇 黃埔,廣州 和 南沙,廣州.或者直接選擇廣州.系統默認顯示黃埔和南沙港起步的價格.
廣州港口優勢和略勢:
廣州港口國際班輪少.駁船多.航程時間被拉長.但是對粵西貨物出口可以減少內陸運輸成本.
廣州港口可出口貨物類型多.買單報關容易.雜貨.亞危險品.牌子貨物都可以很好的安排.
廣州海運費查詢
廣州港貨柜量后年超香港 南沙引擎發力爭奪泛珠龍頭:
在深圳港貨柜吞吐量連續兩年超越香港的同時,廣州港亦急起直追,后起之勢更為強勁。相比去年香港貨柜量連續第三年下跌,廣州港增幅達7.1%,貨柜量差距進一步縮窄。隨南沙貨柜三期今年全部完工,斥資40億元人民幣開建四期工程,加上廣州市政府明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及南沙自貿區新政,廣州港將達2600萬標箱的世界級水準,最快后年可趕超香港。
廣東港口與香港均以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為貨源腹地,其競爭一直備受關注。數據顯示,去年香港貨柜吞吐量跌0.3%至2228.3萬箱;深圳港則以3.26%的增幅,連續兩年“力壓”香港蟬聯全球第三大貨柜港口。廣州港亦不甘落后,去年貨柜量達1661萬箱,增長7.1%,躋身全球第八,與香港的差距進一步拉近。
航道深水 納超大型貨輪
“在全球貨柜船舶大型化的趨勢下,碼頭和航道水深條件較好的廣州港優勢得到更好的發揮,去年吸引全球最大1.91萬箱貨輪靠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對大公報表示,南沙港區近十年已建成12個10萬噸級貨柜深水碼頭,成為迄今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貨柜作業港區,完全可滿足今后2.2萬、2.4萬型等世界超大型貨輪的作業要求。
反觀香港,現時葵青貨柜碼頭已難以接納1.5萬以上標箱的大型貨輪靠泊,而十號貨柜碼頭提了10多年仍無動靜。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指出,相比廣州港的運輸成本較香港便宜三分之一以上,香港港口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而2013年的香港碼頭罷工潮,不僅導致已成本高昂的港口“雪上加霜”,也削弱了投資商在港新建碼頭的信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