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liner分析師Hua Joo Tan近日表示,2018年前,排名前7大集裝箱班輪公司將控制全球70%的運力,但這個市場仍將是分散的,仍有出現價格戰和運價波動的可能性。
Tan認為,7大集裝箱班輪公司之外的船公司前景將受限,其中包括東方海外、陽明海運、現代商船、太平洋國際航線、以星和萬海航運。
“這些公司是潛在的被合并對象,但是只有少數對買家很有吸引力” Tan說,“東方海外會被合并,但是可能要幾年的時間,等到公司準備好接受一個適合的價格。”
Tan認為,這些第二梯隊班輪公司的存在意味著競爭壓力會小幅減少,而已經完成的整合對運價的可測量影響很有限。
“運價依然低迷,且沒有跡象表明運輸貿易會走強,班輪公司在貿易中有普遍的市場份額權力。”
另外,韓進事件似乎不會受到重視,這也意味著小型班輪公司不會退出經營,他們可像陽明那樣再融資,或像現代商船那樣獲得政府支持。
“現代商船和陽明海運都在進行重組。” Tan說,“以星也是如此。沒有公司會面臨破產,他們會得到支持。”
Tan同時指出,長達18個月的三家日本公司整合可能會帶來不穩定因素。“他們將長期為市場份額而奮斗且在真空中操作。日本公司是當前最容易給出激進價格的。”
從韓進的余燼中成長起來的SM Line將會擁有少于2%的市場份額,這也會對運價產生影響。“要緊隨韓進進入市場的唯一辦法就是大幅折價。”而且即使是較小的公司也在增加運力,比如東方海外交付中的20000teu船,陽明增加船舶數量,以星在跨太平洋航線上大舉擴張。Tan說:“這些都將使未來幾個月內的貨運環境充滿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