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的信心正顯示出徹底崩潰的跡象,因為新一輪關稅可能會破壞供應鏈、加劇通脹并抑制需求。
在將于4月2日生效的最新一輪關稅中,鋼鐵和鋁關稅將與成品汽車的進口關稅一起征收,關稅為25%,而包括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在內的多個貿易伙伴則對進口商品征收全面關稅。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報道,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一項調查顯示,3月份(美國)消費者態度的惡化程度超出預期,降至202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產業政策將導致經濟衰退,美國經濟本質上是由消費主義決定的,但隨著關稅的影響和價格的上漲,預計消費者將失去信心。
信心下降的現實反映在運價上,尤其是作為集裝箱航運業脈搏的即期運價。
在本周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的運價報告中,自去年12月以來一直在下跌的WCI綜合指數進一步下跌4%,至2168美元/40英尺集裝箱,但比疫情前1420美元/集裝箱的平均水平高出53%。
在單個貿易航線上,上海至洛杉磯的現貨匯率較上周下跌6%,至2,487美元/日,同比下跌35%。亞洲至紐約的運費本周下跌4%,目前為3,622美元/小時,同比下降28%。
亞洲到歐洲的交易也出現了周跌幅,北歐的現貨價格下跌了4%,至2370美元/40英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地中海地區的現貨價格同比下跌17%,至3171美元/40英尺。
Xeneta首席技術和數據官埃里克·德韋塔克(Erik Devetak)在長灘跨太平洋海事會議結束后在博客中寫道:“如果說TPM25有一個突出的主題,那就是:供應鏈不再只是不可預測,而是不可想象。從紅海改道到關稅沖擊,過去5年迫使物流團隊實時反思自己的戰略。那些不能適應的人可能會被甩在后面。”
他接著說,現貨匯率在過去五年里一直處于“過山車”狀態,在大流行和紅海危機期間飆升,這兩個事件都有長期的影響。
“目前,長短期利差正在收窄,現貨利率走軟可能很快影響到長期合約,” Devetak表示。
這些合約將在4月30日前敲定,因此現在看到的即期匯率真的很重要。
由于關稅將從下周開始征收,船舶運營方和航運客戶方將密切關注以下費率修訂。
托運人和貨運代理認為,將航運公司利潤推至歷史高點的一系列異常事件終于要結束了,這是情有可原的。當然,基本面是這樣認為的,但就現實而言,未來幾周將是有啟發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