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訊:6月份的集裝箱船交付量創(chuàng)下紀錄,每天交付一艘以上的集裝箱船,增加了30萬teu的運力。
根據(jù)海運和空運數(shù)據(jù)專家Xeneta的分析,本月至少有40艘船加入了船隊。在其最新的市場報告中,這家總部位于奧斯陸的公司表示,上半年共交付了99萬teu的運力,預計從現(xiàn)在到年底之間的運力將達到類似的水平。
該公司利用主要貿易航線上主要托運人的實時、眾包數(shù)據(jù)來編制其數(shù)據(jù),報告稱,長期運費已經(jīng)暴跌,7月份跌至兩年來的最低點。其XSI®航運指數(shù)較6月份的數(shù)據(jù)進一步下跌9.5%。自2022年同期以來,長期有效合同率下降了57.8%。
分析師Emily Stausbøll說,市場跡象顯示,運營商幾乎沒有任何喘息的跡象。她說,盡管旺季即將來臨,但即使貨運量確實增加,運力過剩也是不可避免的。
“除了三個XSI分類指數(shù)外,所有有效長期利率的平均水平與一年前相比下降了50%以上,”stausb-ll透露。“在長期市場上,主要航線的托運人平均支付的運費應該不到一年前的一半。盡管貨運量較前幾個月有所增加,但全球集裝箱需求仍同比下降。”
所有主要貿易航線都受到影響,但亞歐航線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7月份遠東出口指數(shù)下降2.7%,自2022年7月以來下降近70%,是自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
與此同時,國際碼頭和倉庫工會(International Longshore and Warehouse Union)7月份的罷工擾亂了加拿大魯珀特王子港(Prince Rupert)和溫哥華港(Vancouver)的進口,并打擊了美國市場,stausb&ll在評論這一罷工時表示:“在加拿大港口暫時關閉時,一些港口的進口量和空間較低,使托運人和承運人能夠減輕延誤,并找到替代方案,但這種情況是該行業(yè)在旺季前的關鍵時刻面臨的另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