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協會(IATA)公布,6月全球航空客運需求同比升5.2%,環比則有所改善;客運運力增長5.6%,載客率跌0.3個百分點至80.7%。
國際航協首席執行官湯彥麟(TonyTyler)表示,環球經濟疲弱,不確定性增加,加上政治和恐怖沖擊,雖然客運需求有所改善,惟增幅緩慢。他補充,暫未能看到最近發生的多種恐怖襲擊事件會否對客運需求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今年6月,國際航線客運需求同比增長5%;國內航線客運需求增長5.7%。分區域看,亞太區和中東的航空公司表現最出色,當中亞太區客運需求按年增長9%,運力升7.2%;中東客運需求增長7.3%,運力增長14.4%。
貨運收益增長14個月最勁
國際航協同時宣布,受惠全球航空貨運需求上升,6月貨運收益噸公里數(FTK)同比增長4.3%,為14個月以來最大升幅;以可用貨郵噸公里(AFTKs)計算的運力增長4.9%。湯彥麟表示,盡管6月空運數據有所改善,惟環球經濟依舊低迷,貿易量持續下行,加上英國脫歐后令行業不確定因素加大,提醒業界人士要繼續觀察行業發展,勿誤判形勢。
亞太區貨運需求增3.5%
湯彥麟續說,6月航空貨運需求有改善,但不能過分解讀,因航空貨運市場過去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強調要繼續關注最新情況,以及留意脆弱的航空貨運營商環境。
分區域看,今年6月,亞太區航空公司貨運需求增長3.5%,運力增長3.6%,較過去數月有改善。北美方面,當區航空公司貨運需求增長4.3%,運力升 4%。美元走強,令美國出口面臨下行壓力。表現最差的是拉丁美洲,貨運需求大跌9.8%,運力跌2.6%,主要是受到有關市場疲弱的經濟和政治環境拖累。
湯彥麟最后補充,數據顯示,航空業及航空相關的旅游業為全球帶來2.7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同時提供6270萬個就業職位,對全球貢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