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了解到,Seaspan首席執行官王友貴在第二季度電話會議中向分析師表示,韓進海運已向該公司提出要求,在未來3年半期間內削減3艘集裝箱船租價,并提供韓進證券作為回報。但對這一交易Seaspan仍然繼續采取拒絕態度,并認為不可能接受韓進海運的租約再談判協議。王友貴對此表示,任何降息行為都違反租約,對于削減租金,Seaspan的態度是“不予受理”。
不過,韓進海運仍然未支付Seaspan相關船舶租金,該公司尚未向Seaspan支付1160萬美元的應收賬款。王友貴認為,目前該公司與韓進海運的租約情況仍然十分順暢。韓進海運將在年底履行其租約規定的義務。他表示:“我相信韓進海運、韓國政府和股東將會變得更為理性,他們很快就會意識到在國際舞臺上履行合同義務是非常重要的。”
當問及其他集裝箱船運營商是否存在未支付租金情況時,Seaspan首席財務官David Spivak表示,其他集運公司目前均已支付租金,只有韓進海運尚未支付相關款項。
王友貴和David Spivak均希望淡化韓進海運租金對于Seaspan的整體重要性,畢竟該公司船隊中的89艘船舶僅有3艘由韓進海運租用,占據該公司租船總收入的 5%。然而,韓進海運還租賃了Seaspan和凱雷投資集團的合資公司GCI另4艘船舶。摩根大通分析師NoahParquette認為,GCI與韓進海運的租約預計將對Seaspan的船隊盈利價值造成阻礙。
可謂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韓進集團子公司大韓航空表示將為財務掙扎的韓進海運注資7000億韓元(6.15億美元),是原定計劃4000億韓元的近兩倍。這可能是決定韓進海運生存的關鍵一周。
此前,債權人要求韓進海運進行重組,在8月4日前獲得11億韓元現金流。韓進海運主要債權人韓國產業銀行要求韓進集團注入11億韓元現金流的大部分的資本。
韓國產業銀行及其他債權人表示,計劃在本周延長韓進海運為期一個月的重組期限,以滿足貸款中的所有規定。
此外,韓進海運有望獲得德國北方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等外國銀行的貸款展期,貸款總額高達5000億韓元,期限4年。
來源:中國航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