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干散貨運輸市場回顧與2015年展望
由于經濟增長緩慢及疲軟的進口需求,世界經濟增速不穩定而且沒有預想的樂觀,9月23日,世界貿易組織下調了2014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數據,預計2014年全球貿易額增長約3.1%,低于今年4月份該組織作出的4.7%的預測。其中美國今年經濟表現最為強勁,失業率降至2008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而歐日經濟仍舊低位徘徊,尚未走出困境;新興發展國家受美元走強,本幣貶值影響,經濟增速下滑。盡管發達經濟體的進口需求逐步恢復,但不及發展中經濟體進口需求的放緩程度,從而影響到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特別是最大的需求國-中國進入經濟結構調整期,需求減緩,以及以原油為主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對2014年全球干散貨海運市場乃至沿海散貨海運市場造成波動。但總體而言,由于運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無實質性緩解,2014年全球干散貨海運市場仍處于低迷狀態,盡管期間出現過階段性反。船東的業績難以改善,甚至不少船東虧損仍在持續擴大。
2014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全球一些著名機構對2015年全球經濟紛紛做出了預測。其中世界貿易組織將2015年的全球貿易增長幅度從之前預測的5.3%下調至4%,增速遠遠低于今年4月份該組織做出的預測。當今發達經濟體正在逐漸向工業4.0邁進,互聯網、高端制造業、新能源革命正在融入到傳統工業之中,美國、歐洲等甚至啟動了“去煤炭化”。而新興經濟體由于自身發展受限,特別是中國2015年經濟增速可能調降到7%左右,對大宗商品需求難有大的改善,有的商品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令運力供大于求矛盾短期內難以化解。展望2015年,全球干散貨海運市場仍難以擺脫困境,部分船型及航區有可能比2014年還要困難,航運業會長時間保持低位運行,船東要逐漸適應市場“新常態”。
需求不如預期,國際運價再陷低迷
截止12月12日,國際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報收863點,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4%,全年日平均為1115點,較去年的1206點下降了7.5%,為金融危機來的次低水平,其最低點發生在2012年,BDI全年日平均為920點。期間三大主力船型全線下挫,其中海岬型船指數(BCI)全年日平均為1990點,較去年同比下降6%;巴拿馬型船指數(BPI)為965點,較去年下降19%;超靈便型船指數(BSI)為940點,較去年下降4.4%。2014年國際干散貨海運市場再次進入低迷,破滅了大多數業內人士的年初樂觀預期,給今后市場復蘇蒙了一層陰影。著名海運咨詢機構-CLARKSON去年底曾預測2014年全球干散貨運力需求增長為5%,與運力供應增長速度基本平衡,給予了積極評價,但隨著需求逐漸降溫,該機構不斷調降運力供需失衡比例,今年11月出版的“干散貨海運展望”中,該機構將今年運力供求比例調整為5:4,需求增長較去年的預測下降了一個百分點。2014年干散貨海運市場不如去年,其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大宗商品需求由熱轉冷,價格持續下跌,降價預期令需求方觀望情緒升溫。作為干散貨中運輸量最大的鐵礦石,由于今年來價格持續下滑,特別是第四季鐵礦石價格降幅擴大,令鋼廠產生強烈的價格下降預期,再加上庫存高,需求有限,進口自然減少。傳統的冬季旺季早早獻幕,12月12日海岬型船日租金已降至6000美元,跌至歷史較低水平,與去年持續四個月的火爆行情相比要遜色得多,拖累了整個年度運價水平。
二、第二大貨種-煤炭運量下降超預期。受經濟結構轉型,進口煤受到國內煤價的挑戰影響,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中國,1-11月進口煤炭同比下降了9.4%,而11月當月更是下降了27%,終結了連續四年的兩位數增長勢頭,鑒于中國煤炭進口的大幅縮水,CLARKSON預測今年全球煤炭海運量增長不到1%。由于印尼控制出口,鎳礦、鋁礬土更是大幅負增長,上述貨種的大幅減少,嚴重侵蝕了巴拿馬船、超靈便型船運價水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