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共收集了3個圣馬丁(法屬)機場信息,為用戶提供詳細的圣馬丁(法屬)機場三字碼(IATA CODE)、四字碼(ICAO CODE)查詢服務.
?圣馬丁(法屬)機場三字代碼又稱IATA機場代碼(簡稱“三字碼”),是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對圣馬丁(法屬)機場進行編號所產生的以三個英文大寫字母組成的編碼,不允許有數字。圣馬丁(法屬)機場三字代碼刊登在IATA機場代碼目錄中,是最常用的機場代碼,一般原則是先注冊,再使用,沒有規劃性.
圣馬丁(法屬)機場四字代碼又稱ICAO機場代碼(簡稱“四字碼”),是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為圣馬丁(法屬)所有機場所制定的識別代碼,由4個英文字母組成。圣馬丁(法屬)機場四字碼較少在公眾使用,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理部門之間傳輸航班動態,通常用於空中交通管理及飛行策劃等。ICAO機場代碼通常首字母代表所屬大洲,第二個字母則代表國家,剩余的兩個字母則用于分辨城市。
圣馬丁(法屬)國家介紹:
法屬圣馬丁(Saint-Martin),正式全名圣馬丁行政區,是一個法國屬地。法國政府于2007年2月22日宣布該地自法屬瓜德羅普分離,成為直轄于巴黎中央政府的海外行政區。該法令在該行政區議會首次集會的2007年7月15日正式生效,令該地成為法國在加勒比海上西印度背風群島的四個屬地之一,而其轄區主要包含圣馬丁島的北部和附近的島嶼。而圣馬丁本島南部則由荷蘭管治,原為荷屬安的列斯的一部分,2010年10月10日起為荷蘭王國轄下的與荷蘭歐洲部分平等地位的的"自治國"。相反法國和荷蘭則覬覦此島:法國欲要殖民百慕大至特立尼達之間的島嶼,而荷蘭則發現圣馬丁島可以作為巴西和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兩塊殖民地航線的中途補給站。荷蘭人輕易在1631年設立定居點,并建立了阿姆斯特丹堡抵御入侵者,荷屬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島上經營鹽礦。法國和英國人也紛紛在島上設立定居點,令西班牙人發覺圣馬丁島很搶手。西班牙藉八十年戰爭在1633年一舉攻占全島,并將其他國家的殖民驅逐。
荷蘭人此后發動數次攻勢企圖奪回該島未遂,直至1648年八十年戰爭結束,西班牙承認荷蘭獨立,并因無法盈利且無需在加勒比海的海軍基地而放棄圣馬丁島,法荷兩國的殖民者分別自圣基茨和圣尤斯特歇斯島回到島上。雙方經過數輪沖突,發覺都無法將對方驅離該島,因此在1648年在島上的協和峰簽署和約,瓜分圣馬丁島,而法國更在該島對開海域部署海軍軍艦,以恐嚇荷蘭人給予他們更多土地。但和約簽署過后至1816年,法荷兩軍在島上依然沖突不斷,更曾修界16次,更因法荷兩國數次和英國交戰,而導致全島被英軍占領。而現時的劃界在1816年成形,法屬區54平方公里,荷屬區41平方公里。
西班牙人最先將黑奴帶到圣馬丁島,但人數直至島上出現棉花、煙草和甘蔗種植園,奴隸人數才急劇上升,并超越奴隸主的人數。由于受到殘酷對待,奴隸們曾發動版亂,而壓倒性的人數優勢令奴隸主無法忽視,法屬圣馬丁在1848年7月12日廢除奴隸制,荷屬圣馬丁在15年后也廢除了。
機場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