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共收集了1個阿爾巴尼亞機場信息,為用戶提供詳細的阿爾巴尼亞機場三字碼(IATA CODE)、四字碼(ICAO CODE)查詢服務.
?阿爾巴尼亞機場三字代碼又稱IATA機場代碼(簡稱“三字碼”),是由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IATA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對阿爾巴尼亞機場進行編號所產(chǎn)生的以三個英文大寫字母組成的編碼,不允許有數(shù)字。阿爾巴尼亞機場三字代碼刊登在IATA機場代碼目錄中,是最常用的機場代碼,一般原則是先注冊,再使用,沒有規(guī)劃性.
阿爾巴尼亞機場四字代碼又稱ICAO機場代碼(簡稱“四字碼”),是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為阿爾巴尼亞所有機場所制定的識別代碼,由4個英文字母組成。阿爾巴尼亞機場四字碼較少在公眾使用,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理部門之間傳輸航班動態(tài),通常用於空中交通管理及飛行策劃等。ICAO機場代碼通常首字母代表所屬大洲,第二個字母則代表國家,剩余的兩個字母則用于分辨城市。
阿爾巴尼亞國家介紹: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RepublicofAlbania),簡稱阿爾巴尼亞,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西岸,1912年第一次巴爾干戰(zhàn)爭后,在奧匈帝國的扶植下于11月28日宣布獨立,1946年1月11日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年4 月26日更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1991年6月4日,阿爾巴尼亞總統(tǒng)阿利雅接受了納諾勞動黨政府的集體辭職,次日任命勞動黨議員于利-布菲為新總理,授權(quán)他組織由各主要政黨代表參加的新政府,這樣就改變了47年來勞動黨一黨執(zhí)政的局面。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fā)達和低收入的貧困國家之一,全國一半的人口依然從事農(nóng)業(yè)種植,但近些年已有改進。1949年11月23日同中國建交。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Tirane),是阿爾巴尼亞國第一大城市,也是阿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它位于阿中西部平原,達依特山麓下,距亞得里亞海40公里,海拔110米,氣候溫暖潮濕。地拉那市區(qū)人口52萬(2003年統(tǒng)計),面積約31平方公里。地拉那市始建于1614年,1920年定為首都。1922--1939年是索古王朝所在地。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為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中心。地拉那現(xiàn)有大學3所,市內(nèi)有科學院、文化宮、民族歷史博物館、國際文化中心等重要科學文化設施。以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名字命名的廣場座落在市中心。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塑像和古清真寺是地拉那象征性建筑。地拉那“里納斯”機場為全國唯一的國際機場。
機場備注:
三字代碼 | 城市英文 | 城市中文 | 所屬國家 | 空運費 |
---|---|---|---|---|
TIA海關(guān) | Tirane | 地拉那 | 阿爾巴尼亞 | 地拉那特蕾莎修女國際機場空運費 |